人事代理是做什么的
人事代理是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為降低用人成本而實行的一種新的聘用制度,本質上來說人事代理是用人單位和第三方具備人事代理資質的代理機構建立委托代理關系,把本單位人員的人事檔案管理以及其他諸如職稱晉升,檔案工資記錄等原來由單位做的事委托給人事代理機構去做,原則上,人事代理機構與被聘用人員沒有直接關系,被聘用人員本質上是用人單位的人,而不是代理機構的人,這是明顯區別于勞務派遣的地方。
由于國家沒有出臺全國性的人事代理規范執行文件,導致各地各單位人事代理的做法也不盡相同,但是所謂“有編制的人事代理”你可以理解為編制是單位的,你在單位的崗位上工作,你就占有這個編制,所以可以叫”占編人事代理“,但是由于人事代理聘用合同的約束條款,以及人事代理方式下,單位給你交的社保和養老等,使得單位可以隨時解聘你,而不用擔心承擔法律風險(老事業編由于單位沒有為其繳納社保,國家明文規定不能隨便解聘),這就是為何現在單位都要做人事代理,這是提升用人效率的必然趨勢,人事代理后,事業單位的工作也不是”鐵飯碗“了。但是”占編人事代理“在職期間一般享受和老事業編制完全相同的單位福利和待遇,但是不同單位可能做法又略有區別,這個可以在你求職的時候問清楚。
事業編制和人事代理并不矛盾,有事業編制也要辦人事代理,辦人事代理的也可能沒有事業編制。
想分清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看單位編制本。這東西都在單位人事科放,但我覺得十有八九人事科的人不會給你看。這涉及到保密問題。如果編制本的內容被泄露出去,讓全校都知道了誰有編制誰沒編制,那得惹出多大的事啊!沒編制的老師可能會鬧,也可能會離職。
第二,看社保。這是你唯一能查詢到的。拿個人身份證去當地人社局拉社保明細,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是能從社保上判斷出來你是不是在編,但前提是人家愿不愿給你說。
第三,看發工資的途徑。有編制的老師是財政發工資,沒編制的是學校自己發工資。有編制的老師都心知肚明自己的工資是怎么發的。你要是能確認哪個老師一定是有編制的,打聽到他的工資是哪天幾點打到卡里的,再比較一下你發工資的時間,就知道了。所有一個單位的在編人員都是統一發工資,同一時間到賬。沒編的就不一樣了。
人事代理是做什么的
總體來說三類人員在工資、保險、福利待遇上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但三類人員在身份上有本質的區別: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檔案在組織部存放; 事業單位的老職工是是事業編制,檔案在人事局存放; 事業單位的新進人員(必須是人事部門與事業單位主管部分共同組織的公考招考進入的)也是事業編制,但只是占有編制,但編制不具體到某個人,其檔案在人事局主管的人才交流中心托管,實行人事代理。
事業單位自己招聘的人員(即:沒有通過人事部分、與單位主管部分的批準)無編制,雖然也與單位簽訂合同,但僅僅充其量也就是勞動合同而已。
因為現在正值事業單位改革,全國各地情況不盡一致。總體趨勢是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定編不定人。采用靈活的用人機制,切實調動人員的積極性。
新進人員都只是占編制、屬于事業單位在職在編人員,但都無編制。因為以后的編制是單位的,不是個人的。
事業單位分為四種: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財政全供事業單位、財政差額供給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現在國家事業單位改革,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改革管理,即: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分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性服務的,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人事代理是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中心,按照國家有關人事政策法規要求,接受單位或個人委托,在其服務項目范圍內,為各類單位和人才提供人事檔案管理、職稱評定、社會養老保險收繳、出國政審等人事服務。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享受國家財政工資,人事代理人員工資由用人單位發放;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各項保險由財政供給單位繳納,人事代理人員各項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退休后有養老保險機構發放養老金,人事代理人員退休后也是由養老保險機構發放養老保險金。個人認為兩者沒有多大差別,差別只是你在哪個單位工作態度、怎么對待你服務的工作單位、怎么服務你工作的對象!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人事代理是做什么的”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